7月5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承办的“医用重点石化材料专利分析成果交流暨实战培训班”开幕式在京举行。在活动中,石化工业联合会发布的《医用重点石化材料产业专利分析成果》报告显示,我国创新主体在医用防护石化材料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和同族授权数量方面提升明显。
据介绍,医用防护石化材料因具有无毒、无致癌性且易于加工成形,能够有效对细菌、病毒起到防护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用防护服、隔离服、医护用手术服、手术帽、口罩等领域,被国内外企业重视研发并积极布局专利。
报告指出,在全球医用防护石化材料领域,采用聚碳酸酯作为医用防护材料的专利申请量最多,达到802项,其次依次为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聚录乙烯、聚酰胺,分别为731项、623项、287项、218项、151项。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申请人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相关专利申请量已经超过国外。从专利申请量来看,中国、美国两国的相关专利申请量排名前两位,分别为748项、671项。另外,从专利质量方面看,我国企业在同族授权数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报告同时指出,从我国医用纺织品出口情况来看,我国在外科用非植入纺织品方面已经初具规模,市场前景十分可观。但也要注意到我国医用防护材料行业的重心仍然集中于医用防护和卫生保健用品等技术含量不高的领域,这类产品价格低廉,且对原材料的消耗大,附加值低。而在高端领域由于国外技术壁垒等复杂因素,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报告建议,国内相关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可以改进石化材料的合成原料及工艺从而获得性能更优异的石化材料;在专利布局方面,需加强医用防护石化材料领域知识产权整体规划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在专利质量方面,在做好高度端领域石化材料国内专利布局的同时,加大海外专利布局力度。